輕工重器誕生記
——中國第一臺制瓶機制造紀實
(連載五)
作者/張一民
責任編輯/東山勞野
山東輕機的前生今世
位于周村的山東省輕工業機械廠,成立于1959年的2月。經過省政府的批準:由周村鐵業社、濟南鐵業社和濟南造紙廠機修車間,在全國“大躍進”的形勢下,采取邊搬遷邊生產的方式合并而成。建廠之初,制訂了為全省53家小造紙廠制造小型造紙設備的目標,那時的生產生活條件極其簡陋,合并后驟增為1000多名職工,無論是廠房、設備都不能適應生產生活的需要。幾個人圍著一臺機床轉,學員找不到師傅,師傅不認識學員,不少1958年大煉鋼鐵時從農村招收的新學員,有的下雨天就不上班,平時遲到早退現象也難以管理,生產呈現無序的狀態。更談不上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了。為此,在省輕工廳的領導下,廠黨委提出壓縮編制,精簡人員的措施,采取年輕學員送技校培養,原來工業合作社職工歸隊,部分職工支援其它企業等方法,全廠職工由1000多人減到700多人,再次精簡后,僅有職工350人,生產秩序大有好轉,產品質量迅速提高。
到了1964年,精簡后的企業精神面貌煥然一新,從車間到科室,處處充滿了生機,全廠職工奮發圖強,找米下鍋,自己武裝自己,加班加點自制生產設備,義務勞動挖水溝修建廠區道路,人人為改造企業落后生產面貌爭先恐后,奮力拚搏。小型榨油機、陶瓷球磨機、塑料混料機等件件產品制作成功,為輕工業后方的技術改造做出了貢獻。輕機廠也一時名聲大振,成為省內知名企業。
在羅錦釗去北京進行行列式制瓶機技術調研時,1964年12月15日國家輕工業部《(64)輕工外字第355號文》至輕工廳特急件:“請安排山東省輕工業機械廠進行行列式制瓶機準備工作的函?!币鸦鹚賯鬟_到輕機廠黨委,同時傳達了柳廳長的批示,為了爭取時間完成上級分配的試制任務,輕機廠黨委連夜開會,慎重的作了研究,責成徐承富為該項目的負責廠長,和羅錦釗一起擔任項目負責人。聘請輕工部徐肇和、錢福元為技術指導人。把這件援外項目當成不僅是一項光榮的生產任務,而且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。同時考慮到制瓶機的復雜性、整體性,本廠的技術力量遠遠不夠的情況,特請求輕工部支援技術人員幫助工作。